一、待遇提升
降低门急诊报销门槛:2024年,上海职工医保进一步降低了门急诊报销门槛。具体而言,在职职工的门急诊自负段标准从1500元降低到了500元,这意味着职工在达到500元的医疗费用后即可享受医保报销,有效减轻了职工的门诊医疗费用负担。
提高报销比例:在报销比例方面,新政也进行了调整。在职职工在一级、二级、三级医院门急诊就医的报销比例分别提高到了80%、75%和70%,退休人员在不同退休时间段内的报销比例也有相应提高。这一调整使得职工在就医时能够获得更高的报销比例,进一步降低了医疗费用支出。
提高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职工医保统筹基金的最高支付限额从61万元提高到了63万元。对于超出最高支付限额的医疗费用,仍可按规定继续报销80%。这一政策变化为职工提供了更高的医疗保障,有效防范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风险。
二、服务优化
扩大个人账户支付范围:为方便市民群众做好自我健康管理,新政继续扩大个人账户的支付范围。除医用口罩、新冠抗原检测试剂外,新增了32种市民常用、需求度高、安全性好、适用性强的器械耗材。参保人可使用个人账户资金在定点药店购买这些器械耗材,大大提高了医保资金的利用效率。
开放定点药店门诊统筹报销: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参保人员凭定点医院的电子处方,在开通了门诊统筹服务的定点零售药店购买医保目录内药品的费用,纳入门诊统筹报销范围。这一政策变化方便了群众配药,减少了不必要的医院往返,提高了就医效率。
优化便捷就医服务:上海医保还重点推进了优化完善医保码、移动支付等便捷就医服务。通过推广医保码和移动支付等新技术手段,实现了医保结算的“一码付”,进一步提升了医保服务的便捷性和高效性。
三、覆盖范围扩大
家庭共济网成员可共享资金:新政允许家庭共济网的成员按规定使用家庭共济资金在定点药店购买药品和器械耗材。这一政策变化增强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医疗保障互助能力,使得医保资金的使用更加灵活和高效。
加强多层次医疗保障衔接:上海医保在加强多层次医疗保障衔接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持续完善基本医保政策、稳步推进职工医保年度待遇标准调整、优化居保筹资结构等措施,进一步提高了医疗保障体系的整体效能和覆盖面。
综上所述,2024年上海职工医保政策在待遇提升、服务优化和覆盖范围扩大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展。这些政策变化不仅减轻了职工的医疗费用负担,还提高了医保服务的便捷性和高效性,为职工提供了更加全面、优质的医疗保障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