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老年男性逃不开的癌症宿命

2023-09-13 10:36734039健康网http://news.39.net/shx/230303/

到老年,身患癌症,常常陷入痛苦和挣扎。

在肿瘤医院的病房,身患癌症的老年人依然占绝大多数,其中又以男性居多,本该安享晚年生活的他们,在确诊癌症后,开始往返医院进行手术、化疗、放疗、药物治疗等,直至又一轮复发或转移。

“中国癌症病人的特点是初诊时就是中晚期,以前列腺癌为例,超半数的男性患者来医院的时候已经处于中晚期或局部晚期、远处转移,可选用的治疗手段已经不多。”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邢念增教授说道。

近日,美国现任总统拜登的体检报告受到了国际瞩目,已到80岁高龄的拜登体检报告中的癌症指标尤为显眼,里面任何一项数值的高低都关系着他是否存在连任的可能。

现代医学中癌症的发生、进程总是有迹可循,躲开致病的高危因素,常常意味着可以不受癌症困扰,但问题是你躲不开。

69岁的王大伯刚被确诊为肺癌,他告诉39深呼吸,他很早就知道自己是一个注定要和癌症打交道的人。

01

年龄是预防癌症最大的敌人

即便癌症的发生有年轻化的趋势,但总体来说癌症依然是一种“老年病”。

世界卫生组织下属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2018年最新全球癌症统计数据《全球癌症报告》,提供了全球185个国家和地区36种癌症的发病率、死亡率等相关数据。报告指出,除去其他客观因素与竞争性死亡原因,75岁之前累积患癌风险为21.4%。

其中,中国人的整体风险是20.6%。换句话说,就是每5个中国人里面,就有1个会在75岁之前被诊断为癌症。

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最新癌症报告也印证了这样的说法,我国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其中60-64岁和50-54岁年龄段的恶性肿瘤病例最多,60-64岁和75-79岁年龄段的男性和女性的恶性肿瘤死亡人数也最多。

纵向来看,70岁的老人患癌风险是20岁以下年龄的接近100倍。

“从概率上来说,男性只要活得够久,前列腺癌就像长白头发一样,会降临在每个男性头上。”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黄健教授说道。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癌症的发生,需要两个最重要的因素,一个是基因突变,一个是免疫逃逸,这两个都需要时间,而且通常需要很长的时间。

简单来说,人只要活着体内的细胞就会不断地分裂,新的细胞诞生,老的细胞死亡,和人有生老病死一样,细胞也会在出生死亡的过程中出现变异(病了),其中有一种变异就是癌细胞。

这个过程无法人为地干预,但也不用过于担心,因为癌细胞出现后,很快就会被我们身体中的强大“免疫”细胞盯上,它能够自动的消灭癌细胞,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免疫系统开始衰退,免疫细胞的功能减弱,癌细胞开始占了上风,待癌细胞可以肆意在体内流窜时,就成了癌症。

总有人说,以前为什么患癌症的比例低,那是因为,人的平均寿命较短,癌细胞还成不了气候。

因此,年龄才是癌症发病率影响的最大因素。


02

不良的生活习惯让男性更脆弱

除女性特发肿瘤外,其它癌症都是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除年龄外的致癌因素中,男性占据的比例远高于女性,其中最明显的就是抽烟和喝酒。

研究证实,香烟中含有69种可致癌物,长期暴露在致癌物中会导致体内基因发生突变。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肺癌首席专家张力教授提供了一个数据,在6万人参与的对照试验中,吸烟人群患肺癌的发生率比不吸烟人群高5-6倍,“即使没有诱发肺癌,也有可能患上其它癌症。”

为什么说男性更容易中招?下面的数据给出了答案,2018年全国成人烟草流行调查的结果显示,在我国15岁以上人群中,男性吸烟率为50.5%,女性吸烟率仅为2.1%。

酒精则是仅次于香烟的另一大致癌物。

在一篇发表于《柳叶刀·肿瘤》上的研究显示,在2020年所有新发癌症病例中有4.1%可归因于饮酒,涉及病例数超过74万,其中男性占据76.7%。从癌种上来看,食道癌、肝癌为前二,分别占酒精所致癌症病例总数的25.6%和20.9%。

但这不是酒精所能导致的癌症全貌,酒精对人类的口腔、咽喉、上呼吸道、肝、结直肠、乳腺的发病均有作用。

一直以来,在酒桌上驰骋的多是男性,女性的饮酒率较低。另一项对国人饮酒状况的调查印证了人们的一贯印象,30-59岁男性饮酒率均超过60%,而女性各年龄段中最高饮酒率14.4%。

年轻时吸过的烟、喝过的酒等到年老时,则用熬坏了的身体来偿还。


03

面对生活的压力 ,男性比女性更能抗

不管你承不承认,在现代社会中相较于女性,男性面临的压力更重。上海市一项数据显示,近八成的中年男性在饮食、睡眠上没有规律,54.4%的人每天都有“没睡够”的感觉,20%的中年男性因996加班挤压睡眠时间,处于过度疲劳状态的中年男性接近6成,“生理年龄”平均超过“自然年龄”10年左右。

熬夜、加班、超负荷工作,男性在面临生活重担时,健康成为了他们最后才考虑的选项,而背后被忽视的是长期工作压力大会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从而增加患癌风险。

当然人人都有压力,相比于女性倾向于向他人倾诉,对于病痛选择积极就医、体检筛查的态度,男性则更愿意选择硬抗,换句话说,唯一一个被证实能够提早发现癌症的健康习惯,男人普遍没有。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才退休的王大伯在被告知患上癌症的那一刻,欣然接受。千万不要以为自己离70岁很远,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的统计,2021年中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已经达到78.2岁。

老龄化的加剧和人均寿命的延长,使得越来越多的男性需要在不远的未来,直面癌症 。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广州2025年医保新政全解析:共济扩围、大病提标、零等待期修复的民生红利
广州2025年医保新政通过“家庭共济扩围—大病保障提标—支付方式革新”三重杠杆,推动医保从“被动报销”转向“主动健康管理”。对企业而言,需及时调整员工福利方案,将医保共济纳入家庭健康保障计划;对个人而言,应抓住集中参保期窗口,避免因断保陷入待遇等待期;对政府而言,需强化医保大数据分析,动态优化药品目录与支付标准。这场以“共建共享”为核心的医保改革,正在为超1400万参保人织就更密更牢的健康保障网。

0评论2025-04-2942

对抗时间的两种姿态
医美像一场对抗时间的战役,而自然老去则是一场与时间的共舞。当我们不再将衰老视为敌人,那些白发、皱纹、松弛的皮肤,就会成为生命的勋章。就像树木年轮记载着风雨阳光,我们的面容也应镌刻着人生故事——那是任何技术手段都无法复制的生命质感。与其在焦虑中修饰皮囊,不如在从容中丰盈灵魂,让每个年龄阶段都成为独特的风景。

0评论2025-04-2253

多吃水果蔬菜,开启健康生活新“食”代
多吃水果蔬菜,是迈向健康生活的重要一步。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增加水果蔬菜在饮食中的比例,享受它们带来的种种好处,开启健康生活新“食”代。相信在水果蔬菜的滋养下,我们的身体会更加健康,生活也会更加美好。

0评论2025-04-1772

自然变老与医美抗老:时光之痕与人为雕琢的辩证
自然变老与医美抗老,是两种不同的对待衰老的方式,它们各有优劣,没有绝对的对错。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的选择,理解他们的需求和价值观。在岁月的长河中,无论是选择自然变老还是医美抗老,我们都应该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生活,珍惜每一个当下,让生命在岁月的沉淀中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让我们以理性的态度看待自然变老与医美抗老,在尊重生命规律的基础上,追求属于自己的美丽与幸福。

0评论2025-04-1574

失业潮来袭:普通人如何提前布局,筑牢就业“护城河”
失业潮的到来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可以通过提前做好预防工作,降低失业带来的风险。提升技能、做好职业规划、储备财务、拓展人脉等措施,能够为我们的职业发展筑牢“护城河”,让我们在就业寒冬中保持稳定。同时,我们也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相信自己的能力,不断努力和奋斗,迎接未来的挑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失业潮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0评论2025-04-12224

干皮长斑别焦虑,医美祛斑解锁“无瑕肌”秘籍
干皮长斑虽然让人苦恼,但并非不可战胜。医美祛斑为那些受斑点困扰的人提供了一条科学有效的解决途径。通过合理的选择和正确的护理,我们有望解锁“无瑕肌”,重拾美丽与自信。在追求美的道路上,让我们用科学的方法,迎接更加美好的自己。

0评论2025-04-11218

AI赋能医药:革新研发、诊疗与健康管理新纪元
AI在医药领域的应用还面临着一些挑战。我们需要充分发挥AI的优势,积极应对挑战,不断探索和创新,推动AI技术与医药行业的深度融合,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相信在不久的将来,AI赋能医药将引领我们进入一个更加高效、精准、个性化的医疗新时代。

0评论2025-04-09206

广药集团王牌产品矩阵:传承创新引领健康产业新潮流
从灵芝孢子油的国际标准制定,到王老吉凉茶的全球文化输出,广药集团以“传承不守旧,创新不离根”为理念,正通过科技赋能与品牌焕新,推动中医药从“经验医学”向“精准医学”转型。未来,广药集团将持续以王牌产品为支点,撬动全球健康市场新蓝海,让中医药成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核心力量。

0评论2025-03-28961

暴饮暴食后的肠胃调理:科学方法与日常建议
暴饮暴食后的肠胃调理是一个综合的过程,需要我们从饮食、运动、情绪等多方面入手,逐步改善生活习惯。通过上述科学方法与日常建议的实践,相信您能有效缓解肠胃不适,恢复健康状态。记住,预防胜于治疗,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才是维护肠胃健康的长久之道。

0评论2025-03-25350

2025年江苏省医保新惠民政策下药企的应对策略与机遇
2025年江苏省医保新惠民政策为当地药企带来了挑战和机遇。药企需要积极应对政策变化,加强研发创新和市场推广,提高产品质量和疗效,以满足患者的需求。同时,药企还需要与医保部门、医疗机构和患者加强沟通合作,共同推动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

0评论2025-03-22942